AI突发!中信“看空”!周一主板历史性时刻!

2023-04-15 11:37:45 作者:小编

  大家好,周一要开盘了。过去的一周交易日,沪指涨1.67%,深成指涨2.06%,创业板涨1.98%。

  而4月10日,主板首批注册制新股将集体上市,A股主板迎来历史性时刻,发行与交易规则将发生巨变。这十只新股分别是:中信金属中重科技常青科技江盐集团柏诚股份中电港海森药业陕西能源登康口腔南矿集团。

  对于投资者来说,注册制下的交易规则变化是最为关心的话题,泰勒把第一创业证券整理的相关要点,发给大家参考。

  当前市场处于全年第二个关键的做多窗口,经济从局部复苏到全面修复只是时间问题,宏观环境不支持持续主题交易,主题炒作热度短期已到极致,机构调仓带来的增量资金效应已相当有限,预计全球流动性拐点主线和财报季业绩主线将阶段性接力AI主题。

  首先,全球流动性拐点在不断确认,地缘环境改善明显,预计国内经济恢复预期将在本月中旬经济数据集中公布后继续上修,这是此轮行情的基础。其次,年初至今工业环节局部偏冷是滞后性反应,经济复苏的领域会逐渐增多,全局性修复只是时间问题,今年不是2013~2015年经济持续降速的特征,“弱经济强主题”不是常态,市场不会持续无视业绩而执着于远景主题的炒作。最后,AI相关板块纯主题炒作热度或降温,机构进一步调仓带来的增量对于AI主题的边际影响非常有限。

  配置上,建议从两个维度高切低,一是从高热度的数字经济板块轮动到低热度板块,建议围绕全球流动性拐点和财报季业绩两条主线布局;二是数字经济板块内部高估值切低估值,关注传统主业估值低且有新单业务催化抬估值的硬件领域。

  1)AI相关板块纯主题炒作热度大概率会降温。截至4月6日,两市融资净买入额占全部成交的比例为9.34%,对应近5年以来81.4%分位,其中TMT板块融资净买入成交占比更接近历史顶峰,TMT板块占A股成交比例已达47.3%,也处于历史峰值水平。复盘近3年来的行情,短期的高换手率与超涨通常会在之后出现阶段性“均值回归”,2020年以来,中信一级行业指数日涨幅超过5%的情况共有136次,此后30个交易日的平均涨幅仅为+1.49%,如果仅考虑其中日换手率超过7%的样本,此后30个交易日的平均跌幅达到-3.46%。四月第一周,计算机和传媒行业日均换手率分别达到8.1%和7.2%。同时,已经有19.4%的主动型公募单日实际净值变动相较估算净值变动偏离1个百分点以上,达到2021年下半年以来极值,反映机构也已经完成大面积调仓。从资金流上看,4月以来TMT主题ETF已累计净赎回95.3亿元。

  2)机构进一步调仓带来的增量对于AI主题的边际影响非常有限。过去四周TMT板块累计成交金额达到8.06万亿元,足够实现市场上所有主观多头产品大范围调仓。我们估计即便所有主观多头产品(包括公募及私募)对TMT板块的持仓比例迅速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36.6%(2015年四季度),也仅占过去4周TMT总成交额的24%。如果我们假设TMT持仓比例从17%左右上升至25%左右,则机构调仓对应也只贡献TMT总成交的约9.8%,另外90%以上的成交来自于散户、游资、量化以及机构自身频繁的换仓交易。因此,在当前成交水平下,即便目前仍有部分机构愿意在AI相关板块调整后砍掉其他板块持仓来增配AI,其对AI板块的边际定价作用也非常有限,这与机构刚刚开始集中增配AI时的状况已经完全不同。

  基本面高频数据显示出经济慢复苏继续,部分领域超预期。央行问卷调查显示居民信心回升,建筑业PMI亮眼,商品房成交好于预期,如经济复苏持续或政策加码,预计市场结构分化不会持续极端演绎。中期维持科技中期主线判断,短期适度再平衡,关注结构复苏与政策潜在加码方向。行业关注:电子、游戏、信创、光模块、医药、地产链、出行链等。

  本周情绪指数再次上升,市场做多热情正在积聚。从交易指标来看,当前市场呈现量价齐升的状态,杠杆资金热度明显上升。TMT板块本周依旧占据榜首,3月中下旬以来机构或明显加配TMT,后续继续增配的支撑将更侧重于基本面能够实际性改善的细分方向。

  国内基本面高频数据显示出经济正平稳复苏。近期,最为亮眼的经济高频数据来自房地产市场,商品房成交快速回暖,地产“小阳春”确认出现。央行问卷调查显示居民信心回升。另一方面美国经济呈现出结构性放缓的特征,在快速加息的背景下,固定资产投资、商品消费、生产等领域都出现了收缩迹象。

  我们维持对服务器产业链、游戏、成熟应用软件以及互联网巨头的推荐和关注。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一季度板块收益表现明显分化,部分结构性复苏方向又回归高性价比布局时点。3月以来化工、钢铁、建材等顺周期板块经历了明显的回撤,年初至今超额收益普遍为负,绝对收益表现也基本低于5%。囿于相对高企的库存水平和依旧处于弱复苏的地产市场,当前生产活动复苏斜率虽仍较为缓慢,但整体依旧持续向上,其中基建维持较好的开工表现,地产旺季恢复形势良好,推荐关注地产链(消费建材/家居/家电)、铝、医药、贵金属板块。行业关注:电子、游戏、信创、光模块、医药、地产链、出行链等。

  3月下旬开始我们逐步提示市场前期的震荡整理行情接近尾声,建议投资者“二季度可以积极一些”,近期沪深300等主要宽基指数均有较好表现,市场风格也由前期局部热点转向更为均衡。往后看我们重申对市场相对积极的看法:1)经济复苏仍在延续,有望继续提振市场信心。2)政策环境有望保持相对积极。3)海外金融风险事件影响渐弱,紧缩预期改善也有利于国内市场。

  近期市场交易量放大可能反映部分增量资金回流,TMT板块仍有政策及产业预期支持,但经历前期过快上涨后波动也在加大,如果未来经济复苏好于预期,行业基本面逻辑可能重新重于主题逻辑,市场风格也可能更加均衡。

  以经济复苏为主线,关注政策支持领域。未来 3-6 个月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如下三条主线)基本面修复空间和弹性大,且政策继续支持的领域,如泛消费行业和地产链等;2)关注产业链安全、数字经济等政策支持的成长领域,包括高端制造、科技软硬件;3)受益于一带一路战略,以及国企改革等主题机会。一季报将逐步披露,建议关注业绩超预期的机会。

  一、海外市场:美联储加息尾声,关注美国经济衰退进程。美国制造业PMI已连续5个月位于荣枯线下方,显示美国经济景气度持续放缓,同时3月新增非农就业和失业率数据表明当前美国就业市场仍具备一定韧性。非农数据公布后,美元和美债收益率反弹,市场加息预期有所抬升。下周美国将公布3月CPI数据,若通胀下行幅度未显著超过市场预期,美联储可能在5月加息25基点后,将政策利率在周期高位维持一段时间。当前市场预期美联储将下半年开启降息,但年内是否降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需继续关注美国经济衰退进程。

  二、国内经济处于复苏前期,一季度企业盈利将探明底部。进入4月中旬,上市公司将陆续披露2022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从已披露宏观数据来看,当前国内经济复苏较为平稳:制造业、非制造业PMI连续3个月位于扩张区间,经济内生动能正逐步修复,但居民消费信心距离疫情前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2月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872.1亿元,同比下降22.9%。去年高基数叠加经济处于复苏前期,企业盈利仍在恢复过程中。工业企业利润与A股非金融部门盈利相关性较高,随着高基数和疫情扰动消退,3月工业企业盈利有望环比改善,A股上市公司盈利将筑底回升。

  三、杠杆资金入市接力外资,强化TMT成长行情。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底,北向资金率先流入成为A股主要增量资金,期间外资偏好的消费、建材和非银板块领涨;2月起外资流入有所放缓,当月净流入不足100亿元;3月份,外资呈现双向波动,基金发行温和回升,杠杆资金接力外资成为主要增量资金,期间杠杆资金明显偏好TMT板块,也强化了本轮数字经济主题的行情。4月份,数字经济产业方面或仍有进一步催化,市场关注度逐渐从模型层、应用层向算力层扩散。

  四、投资建议:4月可以积极一些。我们在上期月报中提出,国内外流动性环境均有利于权益市场行情的展开,A股有望演绎震荡中攀升的“小阳春”行情,4月不妨积极一些。当前海外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同时实质性衰退风险尚可控;国内经济处于复苏前期,宏观政策呵护经济平稳增长,流动性维持合理充裕,同时企业盈利有望筑底回升,支撑A股指数上行。结构上,杠杆资金的持续入市或强化TMT行情的进一步延续,板块内部机会或进一步扩散。行业配置上,关注三条投资主线)AI相关的

  A股正处于盈利周期下行接近尾声的阶段,预计一季度是本轮盈利下行周期的底部阶段;进入二季度后,企业盈利大概率会开启新一轮的上行周期,基数效应和1-2月新增社融转正也奠定了企业盈利增速的拐点。2023年盈利增速或将呈现“N”型的震荡上行走势,整体A股盈利增速或将保持在个位数增长,全年盈利修复较为温和。

  综合考虑一季报业绩预告披露以及细分行业景气度,一季度业绩看点可沿着盈利高增和景气修复两条线索展开,

  第一条线索是在业绩高增领域,一方面是具有较高景气度的新能源领域,即电力设备(电网设备、电池、光伏设备即其他电源设备等)、汽车零部件等行业,从一季度业绩预报来看部分公司业绩增速中枢或有下移,但整体增速依然较高;另一方面则是极低基数背景下可能会带来业绩表观增速回升,即基数效应下具有困境反转空间的行业,包括建筑材料(水泥)、航空机场、旅游休闲等行业业绩向上反弹的确定性较强。

  第二条线索则是在景气修复领域,一方面是计算机、传媒等板块景气度修复(及产业政策加持)带动业绩逐渐走出低谷,二季度之后,伴随着半导体下行周期接近尾声以及AI+应用对于硬件端的需求提升,不排除电子行业盈利也会迎来修复。另一方面则是地产链即耐用消费品领域需求也出现边际回暖,地产链消费如家居、装修建材等景气度和业绩仍有较大改善空间。

  借鉴13年“移动互联网+”两大主线数字媒体与影视院线的行情,贯穿行情的主线必须同时具备三大要素:内生产业发展催化、外部政策持续刺激、盈利印证;行情分三阶段,沿着产业链轮动:

  第一阶段行情以上游硬件为主,第二阶段扩散到中游软件、服务,第三阶段进一步下沉至下游应用;

  如何判断不同阶段行情的切换信号?三大指引指标:外部政策催化、行业内生催化、阶段性回调;借鉴13年“移动互联网+”行情,本轮“AI+”行情也将分三阶段走:上游算力→中游软件服务→下游应用。

  当前行情仍在第一阶段,重点首推“上游算力”(AI芯片/服务器交换机/光模块光芯片/液冷温控/互联网);同时投资者需要关注向第二阶段“中游软件服务”(网络安全/AI大模型/数据平台/分布式数据库)和第三阶段“下游应用”(办公软件/智能家居/游戏/教育/智慧工厂)的切换信号。

  (1)短期成交额占比达到或者接近前次高点的时候,行情不会马上结束,情绪会进入亢奋阶段,板块形成内部轮动、补涨,大概持续几周时间(平均1个月)。

  (3)更中长期来看,股价能否创新高,就取决于产业趋势和基本面兑现的情况。

  (4)也就是说,成交额占比的指标,只能用来衡量市场热度和短期择时,但对中长期的股价趋势没有太多指引意义。

  因此,从3月下旬TMT板块成交额占比大幅飙升以后,板块就进入了1个月左右的亢奋阶段,内部开始补涨、轮动。4月中下旬开始,成交额占比会逐步回落,板块也可能会开始调整。但关键是下半年是否有基本面兑现,关乎科创板为代表的TMT板块能否再创新高。

  全球半导体周期可能即将触底,有望看到周期与技术共振,如果美国消费尽快出清就会更有利。

  短期来看,市场情绪与交易拥挤度均达到极端水平,叠加近期资金分歧放大,宏观流动性预期的进一步修正,市场波动率上升的风险正在加剧。中期来看,随着国内经济复苏的基础逐步夯实,叠加金融改革推进对于传统行业的估值提振,价值风格的回归仍是大势所趋。建议配置:医药中消费属性较强的消费医疗、中药、药房、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和线下经济修复相关度较高的食品饮料,酒店机场,餐饮旅游等,地产链上的家电,建材,轻工,工程机械等行业;消费电子中的存储、面板等细分行业。

  从我们跟踪的微观资金来看,2-3月股市确实有小幅资金流入,但并没有超出正常的季节性。由于每年年初宏观政策环境较好,流动性充裕,居民年初投资意愿一般较高,所以通常会有季节性资金流入。上交所A股账户开户数,2-3月有明显回升,但回升高度和历年2-3月差别不大。

  同样,2-3月新发偏股型基金规模也出现了季节性回升,但从3月下旬开始,新发基金规模已经开始下降。

  增量资金流入股市,一般都出现在熊市结束一段时间以后。2012年12月,股市见底,2013年到2014年上半年,创业板牛市,上证综指和万得全A指数最大涨幅20-30%左右,但增量资金直到2014年下半年才出现。2018年底股市熊市结束,2019年Q1指数大幅上涨,上证综指和万得全A指数最大涨幅30-40%左右,但增量资金直到2019年下半年才出现。去年底以来,市场逐渐企稳回升,但我们认为回升的时间尚且不够,现在出现增量资金的概率不高。

  “数字经济”内部近期出现局部“过热”迹象,一方面,在经历去年11月以来的大幅上涨,尤其是今年3月下旬以来的主线聚焦、行情加速上行后,当前“数字经济”细分行业拥挤度已升至历史高位。另一方面,从成交占比来看,本周TMT板块成交占比突破50%,再创历史新高。虽然我们强调了短期成交占比的新高并不意味着行情的彻底终结,反而是中长期主线地位的确认。然而从短期维度,快速放量后行情往往也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整固。

  一直以来都在强调“数字经济”是内部“五朵金花”(信创、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半导体、运营商)的轮动和切换,虽然阶段性会有局部“过热”,但依然可以找到有相对性价比的方向。“数字经济”、TMT板块本身是一个市值占比接近20%,涵盖上游基础设施与设备制造、中游技术与服务以及下游应用端的庞大产业链条。阶段性可能出现局部“过热”,但依然可以找到相对性价比。

  结合近一个月数字经济各细分方向中2023年预期净利润上修个股数量占比来看,半导体(制造、设备、材料、封测)、通信(光模块、运营商、通信系统设备)、消费电子、面板、PCB等占比相对居前,4月披露财报业绩或将相对占优。

在线咨询 拨打电话